杨氏太极拳秘传“气圈”——瞿世镜教授访谈
我在上海遇见了学者和太极拳家瞿士敬教授,听他论述了他对杨式太极拳“秘传”气圈的理解。
王玫瑰,瞿世镜,余定海,王明波和其他优秀上海老师们
这些气圈不应与中医所说的经络混淆起来,因为它们与中医的经络系统不同,尽管它们可能有一些相似的通路。这些“太极”气圈是一种通过身体横向、纵向连接并分割躯干的栅格,有助于形成一个球状的气场,对发劲(向外的爆发和释放)和化劲(对外来力量的化解)都至关重要。
瞿世镜教授时年83岁,是老上海人、英国文学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英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他是已故杨澄甫大师的徒弟黄景华大师的学生,14岁时开始学习杨氏太极拳。65年前,黄景华和郑曼青曾合著了一本关于太极拳的畅销书,这本书记录了杨澄甫的教导。
瞿老说他的师父尽管没有很强的内经或内力,但他很擅长化解外来的力量。
瞿教授更像一个学者而不是一个武者,他和许多人一样,最早开始练习太极拳也是因为身体不好。然而,他作为一名卫兵执勤的岁月里,真正感悟到了太极拳气和身体之间的关系。
站桩是经常被提及的感受身体内气的运行与传递的方法,而正是作为卫兵站岗时保持数个小时的站立姿势的经历,让瞿老最终发现,一旦他保持了一个放松、固定的姿势,就没有任何其他外部运动的可能性,经脉最终可以将他们的意志叠加在疲惫的身体、肌肉结构上,从而使他们的存在不仅被感觉到,而且被激活和连接,因为能量首先从脚的涌泉穴转移到丹田,然后最终在意的引领下通过全身。
在描述内劲时,瞿老打了一个用棍子戳人,和用注射器向人注射之间区别的比方。
整根棍子需要自己向前移动,并击打或者戳人,把这种现象比作外劲,或外部可见的运动。然而,注射器不需要向人进一步推进,也不需要用来戳人;它被固定在适当的位置,柱塞在液体后面形成压力,当在注射器内部向前推动时,会用力将内部空气或液体向外推动。因此,注射器只是一个供内部液体通过的载体或通道,形成一个内部的或者说不可见的能量通道。
这就是内功修习者在寻找对手的化劲或发劲时需要关注的:手臂或接触点不会用力或向前推进,而是通过气圈产生的能量,通过接触点来分配力量。
谈到气圈,屈教授把它们描述为九条相互连接的线、环和圆。
对包括瞿教授在内的很多修行者来说,内气经常停留在丹田,它并没有真正传达到四肢,因此修行者在发劲的时候继续使用身体和肌肉的力量,或者有意识地重新调整气的流动,这会减慢这个过程,常常导致需要外力的辅助才能完成。
然而,如果一个人能够掌握这9道气圈,那么身体就可以成为内劲的步兵,随时准备释放自己的力量;而不需要意识这个“指挥官”来发号施令,这会限制自己的潜力。
气圈的简单示意
曲把这些线描述为三条明显的直线;三个环和三条圆。 三个水平圆: 三个环与垂直圆相连: 三条直线:
这九道气圈横切躯干,其中三条纵行于脊柱两侧,与支配血管和概念血管分开。剩下的三条线是水平的,穿过臀部和骶骨,腰部和腹部,最后是胸部,基本上包括了下丹田和中丹田。
当这些水平线被侧线“横切”时,身体被有效地编织在一起,这样四肢和躯干就形成了船体,肌腱、韧带和肌肉被能量线很好地交叉,形成索具,为气填满船帆和运用身体做好准备。
要在运动中充分利用这些气圈,还需要具备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和穴位系统的知觉,全身的经络系统承载着体内气流的阴阳变化。经络和相关的穴位,贯穿手和脚以及丹田。因此,一次呼吸可以连接体内所有的能量通道。
瞿教授解释说,这如果练习者要对对手的来袭力量做出反应,无论是化解来力或者发劲,这些气圈的作用都是瞬间发生的,就像闪电一样,是气的脉动,而不是原来的结构起伏。
掌握能量之路需要勤奋练习,当然也需要明师的指导,但第一步就是调整站姿。对中医理论中人体经络和穴位的基本理解对于站姿的实践也是必要的;这(连同老师的建议)将有助于学生调整身体,使其正确对齐,以允许气脉流动,心意静止,帮助引导内气沿指定经络运动。
这不应该是“混乱”或随意的运动;随意地漫无目的地导气,而不是通过人体经络,会导致气机阻塞,最坏的情况下还会导致身心健康问题,因此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是必不可少的。
一旦在经络中有了气感,那么就可以开始将气引导到脚;到命门;然后到喉咙,然后到丹田,最后回到脚。
这就是为什么不能抛喉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抛喉的姿势会阻碍气从头顶心到喉咙的传递,以及气回丹田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老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气功的同时还要注意纠正他们的姿势。
关于杨氏太极拳的进一步探讨:
瞿教授在讨论中也谈到了“空劲”的问题。
他提到,如果你的对手没有“内力”,只是在使用肌肉或身体的力量,那么他/她就不会对太极拳练习者的内力做出反应;试图对这样的对手使用“空劲”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不会“反应”或者说不能够读懂这种能量;练习者千万不要将“空劲”和魔术混为一谈。在这种情况下,太极运动员必须与对手接触,并完全掌握自己的气道,才能在这种战斗情况下运用“内劲”的力量,否则它只会再次变成肌肉对肌肉,壮欺弱,慢让快的比拼,这不是太极拳练习的目标。
对于杨氏太极拳的技击来说,练习者必须先化(消散)来力,然后发力。为了化解一次攻击,一个人可以把他们的力量往上,下或者两侧化解,这完全取决于最初攻击的路线。发劲时将遵循同样的路径来返回来袭的力量,它将来力引开,然后通过返回最初的力量将其返回三倍,再加上对手自身的力量与我们周围已经存在的外部“神”的力量相叠加,就像是前浪和后浪的堆叠。
发劲对一个人的健康并没有坏处,因为它就像呼吸一样;只要在运动中控制好呼吸,把气和呼吸结合起来使用是正确的,就没有坏处。蓄势时吸气;发劲时呼气。
瞿教授说,由于已经有很多著名的太极拳家在这方面写了文章,他在自己最近通过郑曼青基金会出版的《杨式太极拳简史》中没有过多强调呼吸吐纳方面的内容,而是着重讨论了培养内劲的方法。
瞿教授还提到了“无我”作为太极拳练习的一个基本要素的重要性。作为已故董斌大师的同辈人和熟人,瞿教授说,与空气、天空、环境,包括他人和谐相处,是与宇宙融为一体,达到宁静状态的重要一步,它允许你感觉到我们之间和我们自己内在的神与气的联系。
这种融入宇宙或地球或者说“通了”的状态,意味着当那些入侵者试图攻击太极拳练习者时,他最终是在攻击宇宙本身。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老祖师们似乎毫不费力地就将来袭之人扔出去了!
总之:
通过个人的锻炼和意念来增加内气不是最优的修炼方法;最重要的是在长时间的练习中逐渐识别自己身体内的气圈,一旦能够意识到它的存在,还需要一段熟悉的时间,最终就能够自如的控制气的流动和发放。
虽然这种练习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有一部分甚至需要一生的时间去修炼,但是一旦建立起这种气圈的感应,就最终意味着身体能够无需意的指挥既能行动,气圈和气场的感知就可以激发和控制自己身体的运动,最终掌握先机控制对手。
感谢瞿老师,所有他观点不一定全部代表我们的观点,但作为一名采访者和记录者,我把同行和同事的观点和经验传递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分享和讨论自己独特的观点;经过近70年的实践,瞿老师当然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分享!他是一个真正的大师和绅士,我也很荣幸成为他的朋友。
无论你是否同意所有他在这方面的观点,祝福和感谢他(和其他人)为发扬太极文化所做的和正在做的一切!
王玫瑰整理撰文,图片来自王玫瑰、王明波拍摄